当前:主页 > 科室介绍 > 科普信息 >

糖尿病早期有哪些不明显的征兆

来源:北京国仁中医医院2023-01-13

温馨提示:由于篇幅原因,很多内容不能详尽,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有疑问,可点击此处进行咨询,或直接拨打电话:010-57293239

临床上,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
可实际上很多人没有出现这些典型症状,有些反而出现了一些跟糖尿病看似无关的症状。
你以为他们是特例?其实现如今糖尿病患病的早期症状很多都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三多一少了。
不过,糖尿病也不是一点痕迹不可寻,就是需要大家有意识的去注意身体,察觉它发出的警报了。
糖尿病高危期
这里所说的高危期主要针对的是2型糖尿病。因为1型糖尿病具有发展过程快,发病突然的特点。而2型糖尿病的发展会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一般可达数年。所谓的高危期,其实也是糖尿病前期,也称为糖耐量受损。一般这段时间没有任何症状,患病者往往对此毫不知情。但如果这段时间不进行干预,每4个糖尿病前期人中就有1~3个会在10年内进展为糖尿病。有大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11%,而近36%的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症状呢?
1.皮肤干燥、瘙痒
这里所说的皮肤干燥,不是秋冬干燥那般,而是涂抹身体乳也没办法缓解的皮肤问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血糖的影响。糖尿病发痒部位多集中在手脚和小腿,女性则会经常出现外阴瘙痒。
2.视力变化
血糖升高会引起体内液体的变化,导致视力不稳定。这种变化可能是变好甚至不需要佩戴眼镜,但大多视力会下降或眼前出现黑影。很多人碰到这种情形,会认为可能是年老眼花,或者是老年白内障,殊不知很可能就是高血糖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3.伤口久不愈合
伤口不易愈合可以算是糖尿病典型的症状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一般都存在外周血管病变,所以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会受到影响。加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差,高血糖又有利于致病菌生长,常使尿路、下肢皮肤、阴道等反复发生感染,久难痊愈。
4.睡眠障碍
很大一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轻度或中度的睡眠呼吸紊乱,且多表现为睡眠呼吸暂停。白天感到疲倦嗜睡、夜晚睡觉鼾声过大的人最好检测一些血糖水平。

5.餐前饥饿
糖尿病初期,有些病患会出现餐前低血糖、饥饿难忍的症状。这主要是因为由于胰岛素分泌延迟、与血糖的变化不同步,导致餐后血糖达到高峰时,胰岛素还没来得及大量分泌。而等到胰岛素分泌达到高峰时,又正好出现在下一餐前,从而导致出现低血糖和饥饿状态。除了上面说的几个症状外,像性欲减退,性功能出现障碍、肢体有麻木感、针刺感等都是糖尿病早期的症状。如果大家或身边的人有类似症状,不要猜疑,可选择化验血糖来确诊是否为糖尿病。但如果血糖比常人高,但还未达到诊断标准的话,则是糖耐量减低。这类人群一定不能小觑病情。因为这类人群10年后有半数可发展为糖尿病。当然,除了确诊的或者出现糖耐量减低的人群外,其实下面这些糖尿病高危人群也需多加注意和预防。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就指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1.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
当父母或同胞兄弟姐妹有一位有糖尿病患者时,其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倍;如果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时,其患病风险可达一般人群的6倍。
2.超重、肥胖或腰上赘肉很多
体重指数BMI≥24都属于超重,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的人群都需要注意预防糖尿病。这类肥胖者一般胰岛素受体不敏感,胰腺的负担重。另外,如果你体重并未超重,但四肢肉比较松软,看起来也比同样体重的人显得胖的话,同样也需要注意预防。
3.年龄40+岁人群
人过中年之后,胰岛素的受体会开始老化,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有数据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68%。
4.饮食习惯不当
主食比菜吃的多,而且以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这类精细面食为主,又从不吃杂粮。烧菜喜欢放多油,日常还喜欢吃甜食、饮料等。如果你日常是这样的饮食习惯,也得多注意血糖问题。
5.饭后易疲倦
很多人饭后有疲倦感,但一般都不会特别严重。如果发现自己饭后特别容易犯困,要小心了。另外,容易低血糖,偶尔进食不及时就特别感觉饿的朋友也需注意。
6.久坐不运动
日常不喜欢运动,活动量小,体能比较差,上楼梯都会觉得费力人群。
7.女性怀孕时有妊娠糖尿病史,或者有巨大儿(≥4kg)生产史者。
上面这几点中,只要占了其中两条,你就要注意了。你极有可能成为糖尿病候选人。另外,狗狗还没有把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加上。因为三高都属于心血管慢性疾病,病原上都有相通的地方。所以更得多注意了。所以,只有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预防糖尿病,还是其他疾病最为有效的良药。

有更多疑问?免费电话直接咨询

  温馨提示:若您还想了解更多,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热线咨询电话:010-57293239。

相关阅读

80%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医生热荐

快速预约名医
点此在线预约名医 >